您现在的位置是:政策 >>正文

码周线的市比特币终背后来曙场密于迎光收阳

政策6人已围观

简介这周比特币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在连续四周的阴霾之后,BTC终于迎来了8月以来的首次周线上涨,虽然3%的涨幅看似不大,但对饱受煎熬的多头来说,这简直就像沙漠中的绿洲。要知道,上个月比特币可是惨遭11%的暴跌,特别是8月中旬那波断崖式下跌,直接让整个加密市场市值蒸发不少。这次反弹为何如此值得关注?看着行情图表,我不禁思考这波上涨背后的原因。首先想到的就是市场情绪这个老生常谈的因素。加密货币市场就像个... ...

这周比特币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在连续四周的阴霾之后,BTC终于迎来了8月以来的首次周线上涨,虽然3%的涨幅看似不大,但对饱受煎熬的多头来说,这简直就像沙漠中的绿洲。要知道,上个月比特币可是惨遭11%的暴跌,特别是8月中旬那波断崖式下跌,直接让整个加密市场市值蒸发不少。

这次反弹为何如此值得关注?

看着行情图表,我不禁思考这波上涨背后的原因。首先想到的就是市场情绪这个老生常谈的因素。加密货币市场就像个情绪化的年轻人,高兴时能一飞冲天,沮丧时又能跌得鼻青脸肿。这次周线收阳,很可能是部分投资者开始重拾信心的信号。就像我认识的一位资深交易员老张常说:"当连最悲观的空头都开始犹豫时,就是反弹的信号。"

另外,我发现最近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确实不太平。各国央行政策摇摆不定,通胀压力持续,难怪会有资金把比特币当作"数字黄金"来配置。还记得2018年那会儿,每次全球股市动荡,比特币总能吸引一批避险资金。不过说实话,现在的比特币比那时成熟多了。

技术面显现微妙变化

最近在交易群里,我注意到技术派玩家们开始活跃起来。有人画图指出26000美元附近形成了短期支撑,还有人说MACD指标出现了底背离。虽然我不完全相信这些技术指标,但不可否认它们确实会影响市场行为。就像上个月那波暴跌后,26000美元附近的买单明显增多,说明有大资金在这个位置建仓。

更值得玩味的是监管风向。虽然没有新的重大政策出台,但SEC对现货比特币ETF的态度似乎有所缓和。这让我想起去年这个时候,每当有ETF相关消息,市场都会剧烈波动。现在的平静反而让人觉得不同寻常。

链上数据透露玄机

最近Santiment的报告让我眼前一亮。交易所的USDT供应量创下3月以来新高,而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交易所存量却在下降。这说明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投资者更愿意持币而不是交易。就像囤货一样,大家都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这让我想起2020年牛市启动前的类似景象。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比特币活跃地址数在增加。虽然这不能直接等同于价格上涨,但至少说明区块链网络的热度在回升。就像分析师阿里说的,网络活动增加往往是牛市的先行指标之一。不过我得提醒自己,过去的数据不能完全预测未来。

目前比特币在26750美元附近遇到阻力,回落到26592美元。考虑到传统上9月份行情都不太理想(圈内人戏称为"爆仓月"),这种震荡走势反而更健康。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牛市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我学会了在乐观中保持谨慎。市场永远是对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读懂它的语言。

Tags:

相关文章

  • 美联储准掌门鲍曼的野心与焦虑:一个监管者的两难抉择

    政策

    当记者们围着米歇尔·鲍曼追问她是否会接掌美联储时,这位铁娘子却巧妙地玩起了"太极"。说真的,我能理解她的处境——在这个节骨眼上,与其谈论虚无缥缈的未来职位,不如先把眼前这一摊子事处理好。作为一个在银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鲍曼眼下正在为银行资本规则改革忙得焦头烂额。你知道吗?她正在推动一个可能让大型银行资本要求降低近30%的新方案,这可比拜登时期那个冗长的1087页版本实在多了。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 ...

    政策

    阅读更多
  • 当大学课堂遇见比特币:一场货币革命的启蒙教育

    政策

    记得那天收到学生邮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那个简单的问题像一粒火种:"老师,您会考虑开设加密数字货币相关的课程吗?"坦白说,这个提议让我既惊讶又兴奋。作为一名执教多年的工科教授,同时也是比特币的早期信仰者,我深知教育在推动这项技术革命中的关键作用。为什么大学需要纯粹的比特币课程?在筹备课程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多数高校确实开设了所谓的"比特币课程",但它们往往被包装成"比特币与加密货币"... ...

    政策

    阅读更多
  • 香港金融新棋局:现货加密ETF能否成为巩固金融地位的关键一招?

    政策

    最近香港金融圈都在热议一个话题——要不要向普通投资者开放现货加密ETF?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日前的一番表态,让我看到这座国际金融中心正在下一盘大棋。谨慎创新的香港态度梁凤仪上周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说得很实在:"只要能把风险控制住,新技术我们都愿意尝试。"这话听着简单,却体现了香港金融监管的一贯作风——既拥抱创新,又不忘把好安全关。说实话,这比那些要么全盘否定、要么盲目跟风的做法要高明得多。想想看,今年... ...

    政策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