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进到链行区块从交态演业2易生元

转眼间2023年已经过去大半,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禁感慨这一年的一级市场虽然热闹依旧,但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项目实在不多。估值泡沫依然存在,但今天我想换个角度,从基础设施赛道的发展脉络来聊聊我的观察与思考。
交易生态的进化之路
验证者市场格局变化
现在的以太坊质押市场就像一场精彩的博弈游戏,各种角色竞相登场。从独立质押者到质押服务商,再到交易所质押和流动性质押,每个参与者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有趣的是,22%的质押率在我看来还远未到天花板,未来12-24个月内至少还有15%的增长空间。这部分增量很可能会来自传统机构的配置需求,就像当年的黄金ETF一样逐步被机构接受。
最近Kraken在美国的遭遇让我深刻认识到,合规性正在成为这个赛道的分水岭。现在很多项目都在把目光转向亚太和中东地区,这让我想起了当年互联网企业出海的情景。在服务商层面,托管方与钱包的合作关系特别值得玩味——昔日竞争对手如今也能为了利益握手言和,典型的"打不过就加入"。
区块构建者的生存法则
Builder这个角色特别有意思,简直就是区块链世界的"中间商"。他们从验证者那里"批发"区块空间,再"零售"给MEV搜索者。这个生意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核心就两点:订单流获取能力和基础设施实力。
我见过太多Builder失败案例,归根结底都是缺订单流。就像开餐厅没有客源,再好的厨师也白搭。而基础设施比拼更是毫秒级的战争,一个slot12秒内可能要更新上百次出价。最残酷的是,这已经是个赢家通吃的市场,头部四家占据了85%的份额,小玩家连汤都喝不上。
用户端的革命性变化
OFA(订单流拍卖)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想象一下,你在Uniswap上做笔交易,不仅不被MEV攻击,还能拿回扣,简直是双赢。像MEV Blocker已经帮用户省下443个ETH,虽然Blocknative指出可能存在滑点问题,但方向是对的。
而Intent(意图)的兴起更是颠覆性的。传统交易就像你亲自下厨,从买菜到烹饪都要操心;Intent则像点外卖,只说"我要人均500的法餐",剩下的交给专业的人。这种范式转变正在重塑整个交易体验,虽然现在谈"意图为中心"还为时尚早,但我敢打赌这会是下个重要投资方向。
Rollup时代的来临
记得2020年Vitalik提出Rollup-centric路线图时,很多人还持怀疑态度。三年过去,这个愿景正在变为现实。以太坊正在蜕变成一个专注于安全和结算的基础层,把执行的包袱甩给Rollup。这让我想起了云计算的发展历程——从单机到分布式,再到如今的云原生。
模块化的必然选择
模块化就像乐高积木,每个组件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汽车工业就是最好的例子——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各自独立又完美协同。在区块链领域,RaaS(Rollup即服务)让发链变得像搭积木一样简单,而Restaking则巧妙复用现有质押资源,这种设计智慧令人叹服。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工具再先进也需应用来支撑价值。就像Substrate早就能一键发链,但真正火爆的生态还是屈指可数。现在的竞争已经进入BD(业务发展)阶段,项目方的运营能力比技术本身更重要。
以太坊的护城河
看到Celo转向以太坊L2,我一点也不意外。就像智能手机时代的iOS和Android,以太坊已经建立起难以撼动的生态优势。新项目现在面临灵魂拷问:是自立门户还是依附以太坊?连Celestia这样的明星项目也不得不直面来自以太坊DA层的竞争。
说到底,投资的本质从未改变:是否解决真问题?能否持续创造价值?在这个快速迭代的行业里,唯有回归本质才能穿越周期。
近期行业动态一览
从Virgo Group的500万加元融资到Account Labs的770万美元,资金仍在流向基础设施赛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Parsec的400万美元融资,这说明数据分析需求正在爆发。而Beldex获得300万美元投资则印证了隐私赛道的持续热度。
在Layer2领域,Arbitrum的激励计划已经初见成效,Scroll主网也终于上线。zkSync的开源动作更是意味深长,或许意味着更去中心化的未来。Sui主网升级、LayerZero上线OpBNB等进展都在推动整个生态向前发展。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以色列加密社区成立的援助基金,展现了区块链在紧急情况下的独特价值。这种自下而上的互助机制,或许正是加密精神的真谛所在。
站在2023年的尾巴上回望,我们正见证着区块链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的转变。无论是交易生态的精细化运营,还是Rollup带来的架构革命,都预示着这个行业正在走向成熟。作为参与者,我们既要保持对技术的敬畏,也要对人性有足够的理解,因为最终改变世界的,永远是技术与人文的交汇。
相关文章
- 说实话,当我看到达利欧宣布退休的消息时,内心涌起一阵莫名的感慨。这位75岁的投资教父用半个世纪的光阴,在华尔街书写了一段传奇。记得我第一次读到他的《原则》时,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至今难忘。如今,这位"对冲基金之王"终于决定卸甲归田,但他留下的智慧与教训,值得我们反复咀嚼。从两居室到千亿帝国:一个华尔街传奇的诞生1975年,26岁的达利欧在纽约的出租屋里创立桥水基金时,谁又能想到这个小作坊有朝一日会成...2025-09-14
- 最近参加了几场行情讨论会,发现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分析师都完美错过了这波上涨。他们的仓位轻得可怜,有些人甚至还在空仓观望。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市场上最狠的"割韭菜"方式不是暴跌恐吓,而是用漫长的横盘消磨投资者的耐心。横盘的心理杀伤力还记得7月到9月那段无聊到让人发疯的行情吗?波动率创下历史新低,K线图平得能当尺子用。多少人原本信誓旦旦要持币到明年减半,结果在这滩死水里憋不住,乖乖交出了筹码。现在...2025-09-14
- 最近以太坊的走势真是让人心跳加速!昨天这一整天的行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从1756美元的低点一路拉升到1800美元附近,结果又被狠狠压了回来。午盘时段一度滑落到1760美元,但幸运的是没跌破前期低点。最精彩的还是晚间行情,在1820美元附近反复试探未果后,最终回落至1775美元。现在价格在1790美元附近徘徊,就像个犹豫不决的舞者。昨日战绩回顾不得不小小得意一下,昨天我在分析中重点提到的1800...2025-09-14
- 每当我坐在篝火旁,总会想象人类最早的故事讲述场景。那些远古先民围着跳动的火焰,部落长老一边讲述一边根据听众的反应调整故事走向——这或许就是最早的互动叙事。有趣的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一次巨大的叙事方式轮回,只不过这次是在数字世界里。造物主时代:独裁的叙事王国想想看,从《伊利亚特》到《哈利·波特》,我们被训练成了故事的"乖乖听众"。就像迪士尼乐园里那些被精密控制的游乐设施,每个转弯、每个惊吓都被精心计...2025-09-14
-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区块链行业发展的分析师,我不得不感叹:意图(intent)这个概念正在悄然改变着游戏规则。记得几年前,我第一次尝试在DeFi平台上交易时,光是设置gas费就让我头疼不已。现在,看着意图架构逐渐成熟,我终于看到了区块链走向主流应用的曙光。从指令到意图:思维方式的转变传统交易就像开手动挡汽车,每个步骤都要自己操控——设置gas、选择DEX、调整滑点...这就像开车时要同时踩油门、换挡、...2025-09-14
- 作为一名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不得不承认最近的市场状况确实令人沮丧。Delphi Digital的分析师Michael Rinko通过13组数据为我们揭示了当前市场的困境。说实话,看完这些图表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的投资组合还在水下苦苦挣扎。流动性枯竭:市场的致命伤还记得2020年那个疯狂的DeFi之夏吗?那时随便一个名字带"Sushi"或者"Yam"的代币都能涨上天。但现在呢?市场就...2025-09-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