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观察 >>正文
密货遭飞币不菜用户元加翼而万美割韭
观察97527人已围观
简介就在上周,一场针对加密货币投资者的"数字抢劫案"悄然上演。知名区块链侦探ZachXBT在X平台爆料,至少有25位加密货币投资者因为使用LastPass密码管理器而损失惨重。这不禁让人感叹:在这个数字化时代,连我们的"数字保险箱"都不再安全。一场持续一年的"数字噩梦"这不是LastPass第一次出问题了。还记得去年12月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数据泄露事件吗?才过去不到一年,噩梦再次重演。根据ZachXB... ...
就在上周,一场针对加密货币投资者的"数字抢劫案"悄然上演。知名区块链侦探ZachXBT在X平台爆料,至少有25位加密货币投资者因为使用LastPass密码管理器而损失惨重。这不禁让人感叹:在这个数字化时代,连我们的"数字保险箱"都不再安全。
一场持续一年的"数字噩梦"
这不是LastPass第一次出问题了。还记得去年12月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数据泄露事件吗?才过去不到一年,噩梦再次重演。根据ZachXBT的调查,仅10月25日一天,黑客就通过80多个钱包地址卷走了440万美元。更让人揪心的是,这些受害者都是LastPass的忠实用户,有的甚至使用了多年。
说实话,看到这些数字时我后背都在发凉。想象一下,某天你打开钱包,发现辛苦积攒的加密货币不翼而飞,而原因竟然是你最信任的密码管理工具出了问题。这种打击,恐怕比传统意义上的银行账户被盗还要令人崩溃。
致命的安全误区
问题出在哪?我发现很多受害者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把钱包的助记词和访问密码都存进了LastPass!这就像把家门钥匙和保险箱密码都交给小区保安一样危险。ZachXBT说得一针见血:"千万别把这类敏感信息托付给任何第三方服务。"
我认识一位老矿工,他至今还坚持用最原始的方法:把助记词写在纸上,锁进保险箱。以前觉得他太保守,现在看来,这可能是最稳妥的做法了。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如果你是LastPass用户,特别是曾经在里面存过助记词的人,现在就得行动起来了。ZachXBT的建议很明确:立即把资产转移到新钱包。这就像发现家里门锁被撬后第一时间换锁一样重要。
有趣的是,就在上个月,另一个密码管理工具KeePass的用户也差点中招。黑客通过Google搜索排名第一的钓鱼广告设下陷阱。看来,在这个领域,安全永远是一场攻防战。
说实话,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都让人扼腕叹息。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说要"对自己的资产负责"。但现实是,有时候连最专业的工具都靠不住。或许,是时候重新思考数字资产的安全策略了。
Tags:
相关文章
Uniswap估值革命:一场迟来的价值回归
观察说实话,每次看到Uniswap的估值我都忍不住想爆粗口。这个DeFi领域的"老大哥",明明每年创造着上百亿美元的交易手续费,UNI代币持有者却连个钢镚都分不到。这种情况就像你经营着一家日进斗金的餐厅,结果所有利润都被厨师和服务员分走了,你这个老板只能干瞪眼。监管松绑:Uniswap迎来关键转折还记得2025年2月那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吗?SEC终于宣布不再追究Uniswap Labs的调查。这个消息的... ...
【观察】
阅读更多从乡村教师之子到币安教父:赵长鹏的逆袭人生
观察1977年的连云港,空气中弥漫着改革开放前夜的躁动。在这个苏北小城里,一个名叫赵长鹏的男孩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他的父亲赵盛凯,这位曾经的中国科技大学教师,在特殊年代被打成"走资派",不得不带着全家下放到偏远农村。我常常想,正是这段艰难岁月,塑造了赵长鹏日后面对逆境的坚韧品格。在那个连课桌都是石头的乡村学校里,10岁的小长鹏第一次尝到了贫穷的滋味。但他更早地学会了在书本中寻找慰藉。每当看到现在币安总... ...
【观察】
阅读更多解密流动性质押代币:260亿美元背后的投资新宠
观察作为一名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不得不说流动性质押代币(LST)已经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想象一下,仅仅通过一个协议就能将260亿美元的资产聚集起来,这在整个DeFi领域都是前所未有的盛况。而且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这还只是个开始。什么是LST?记得我第一次向朋友解释LST概念时,他一脸茫然的表情。简单来说,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加密版的存款凭证"。比如你把ETH存入Lido这样的平台,就会得... ...
【观察】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