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视点 >>正文
能集主义之路到实坊功极简进化从扩张以太用主义的
视点16535人已围观
简介记得2015年那会儿,我们这群以太坊早期开发者都沉迷于一种近乎宗教般的极简主义美学。那时的理想多纯粹啊——就像Linux创始人Linus Torvalds说的"只做一件事情,并且把它做好"。我们幻想着把以太坊打造成一个极致简洁的虚拟机,连区块验证都应该只是一个简单的VM调用。现在想起来,这种想法就像是一个程序员对完美代码的浪漫主义想象。账户抽象的曲折进化史说到账户抽象(Account Abstra... ...
记得2015年那会儿,我们这群以太坊早期开发者都沉迷于一种近乎宗教般的极简主义美学。那时的理想多纯粹啊——就像Linux创始人Linus Torvalds说的"只做一件事情,并且把它做好"。我们幻想着把以太坊打造成一个极致简洁的虚拟机,连区块验证都应该只是一个简单的VM调用。现在想起来,这种想法就像是一个程序员对完美代码的浪漫主义想象。
账户抽象的曲折进化史
说到账户抽象(Account Abstraction),这简直就是一个典型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故事。最初EIP-86提案就像是一个极客的乌托邦——把所有的交易验证逻辑都交给用户自定义。结果呢?我们很快发现这个方案会带来内存池拥堵、交易失效等一堆麻烦事,就像是在高速公路入口处让每个司机自己制定交通规则一样混乱。
后来EIP-2938虽然解决了问题,但看看它带来的那些新东西:新交易类型、全局变量、复杂的操作码...简直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看到PAYgas操作码时的表情——就像看到一个瑞士军刀上又加了个开瓶器,功能是有了,但优雅全无。
现在的ERC-4337看似解决了问题,但就像用胶带粘好的水管,随时可能漏水。它不仅效率低(比普通交易贵一倍),还存在安全隐患。我认识的一个开发者说:"每次看到入口点合约的代码量,我的血压就升高。"这让我想起Windows系统越来越臃肿的历史,难道以太坊也要走上这条路?
功能封装的必要性与风险
最近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Unix的"做一件事并做好"哲学在区块链领域会遇到瓶颈?可能因为区块链不是单纯的软件,而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就像城市不能只有主干道,还需要红绿灯、人行道等基础设施一样。
以ZK-EVM为例,现在每个rollup都在重复造轮子,这让我想起互联网早期每个网站都要自己实现TCP协议的日子。去年和StarkWare的工程师聊天时,他抱怨说:"我们80%的精力都在维护证明系统,而不是创新应用。"这不正是协议应该解决的问题吗?
但封装也有风险。记得2017年那次DAO事件吗?过度依赖智能合约导致整个以太坊不得不硬分叉。现在看到有人提议把流动性质押直接写入协议,我就想起那个教训——中心化风险就像是隐藏在糖果里的刀片,吃起来甜,后果却很痛。
寻找封装与极简的平衡点
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我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区块链协议设计就像是在走钢丝。左边是过度封装带来的系统风险,右边是过度极简导致的效率低下。最近和几个核心开发者喝酒时,我们开玩笑说这比找对象还难——要找到那个"刚刚好"的点。
比如预编译合约就是个好例子。早期我们加了RIPEMD,结果现在基本没人用,就像买了台传真机放在家里积灰。但另一方面,BLS预编译却成了质押系统的关键组件。这告诉我们:封装要有选择性,要像米其林大厨调味一样精准。
最近我特别喜欢"最小可行封装"这个概念。就像给房子做装修,不是把墙都拆了重建,而是在关键位置开几扇窗。比如我们可以优化质押惩罚规则,而不是直接封装整个流动性质押系统。这让我想起Linux内核的发展——不是把所有功能都塞进去,而是提供恰到好处的API。
面向未来的思考
站在2023年回望,以太坊的发展轨迹有点像人类的成长过程——从理想主义的少年,到面对现实的青年,再到寻找平衡的成年。我有时候会想,中本聪当年设计比特币时,是不是也经历过这种思想挣扎?
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这样的权衡:抗审查与隐私保护、去中心化与效率、创新与稳定。就像V神常说的:"区块链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社会技术问题。"这让我想起去年在Devcon上听到的一个比喻:好的协议设计就像指挥交响乐,要让每个乐器都能发挥特色,又能和谐共奏。
最后说句心里话:作为经历过以太坊整个发展历程的老兵,我越来越相信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只有不断进化的过程。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以太坊也在摸索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和边界。这或许就是区块链技术最有魅力的地方——它永远在变化,永远有新的挑战,也永远充满可能性。
Tags:
相关文章
深度解析:a16z押注的AI+Web3游戏新赛道,这些黑马项目藏着什么玄机?
视点在加密投资圈摸爬滚打多年,我越来越佩服a16z这家机构的眼光。每当他们出手,整个行业都会竖起耳朵。最近他们布局的一批AI与Web3游戏项目,我觉得特别值得说道说道。为什么说这些项目与众不同?说实话,现在市场上声称要颠覆游戏行业的项目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停留在PPT阶段。a16z选中的这几个项目,团队背景和技术实力都相当硬核。更关键的是,它们都瞄准了当前行业内真实的痛点:3D内容创作的门槛过高、游戏... ...
【视点】
阅读更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加密货币代币如何重塑商业生态
视点记得五年前我第一次接触区块链技术时,就像发现了一片新大陆。如今,加密货币代币已经从一个边缘概念成长为推动企业创新的核心力量。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我亲眼见证了它如何打破地理界限,重构价值交换体系。代币化的商业密码每当我向企业主解释代币开发时,喜欢用"数字乐高"来比喻。就像乐高积木可以搭建各种模型一样,代币可以灵活地代表不同类型的数字资产。去年帮一家游戏公司设计NFT项目时,他们最初只是想要发行游戏... ...
【视点】
阅读更多当AI让虚假变成新时尚:BeFake如何重新定义社交规则
视点最近国内"妙鸭相机"的火爆让我意识到,AI图像处理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社交方式。有意思的是,大洋彼岸的美国年轻人玩得更疯——一款叫BeFake的应用直接把"弄虚作假"变成了社交新风尚。反其道而行之的社交哲学记得第一次看到BeFake的黑色界面时,那种神秘的紫色icon就让我眼前一亮。这款应用简直是把"不真实"三个字刻进了DNA里——它不但不追求社交媒体常见的"真实感",反而鼓励用户用AI把自拍变得越... ...
【视点】
阅读更多